外汇交易的魅力
2013-11-13 10:05:12 来源: 作者: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之规定,衍生工具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期权和互换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就外汇市场而言,掉期(互换)交易几乎已经占到了整体衍生交易规模的半壁江山,所以了解一些掉期交易的特性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市场。
就基本定义而言,外汇掉期是交易双方约定以货币A交换一定数量的货币B,并以约定价格在未来的约定日期用货币B反向交换同样数量的货币A。一般而言,首次换入高利率货币的一方必然要对另一方予以补偿,补偿的金额取决于两种货币间的利率水平差异,补偿的方式既可通过到期的交换价格反映,也可通过单独支付利差的形式反映。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利率平价理论中有关“利率损失汇率补”的核心理念。
外汇掉期交易根据不同层次的交易方而呈现如下几种功能属性:
企业层面多通过掉期交易规避贸易对手交易货币潜在的汇率风险。比如国内一家贸易公司向美国出口产品,收到货款100万美元,该公司需将货款兑换为人民币用于国内支出。同时公司需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并将于3个月后支付100万美元的货款。此时,公司可以和银行续做一笔3个月美元兑人民币掉期外汇交易:即期卖出 100万美元,买入相应的人民币;3个月远期则买入100万美元,卖出相应的人民币。通过上述交易,公司可以轧平其中的资金缺口,达到规避在3个月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人民币升值)的风险。
针对利率敏感型的对公外汇存款客户,银行则往往会推荐其执行“掉期存款”,而该项存款的本质则亦是一笔掉期交易。比如某对公客户的一笔100万澳元存款,其随时要保持待命支付状态,故一般情况下企业只能被迫将该资金置于活期账户内,而目前银行普遍提供的澳元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25%。通过一笔当日卖出澳元买入日元、次日买入澳元卖出日元的交易,在同样能够保证客户澳元头寸流动性的背景下,经过掉期点的折算,其在目前阶段居然能够获得接近3%的利率水平,收益率陡增10倍有余。
从银行的角度看,除了代客交易职能外,外汇掉期交易亦能解决银行自身货币错配的问题。比如随着澳元汇率在过去半年多巨幅下跌并逐渐企稳后,客户将外币资产配置于澳元的动机逐渐加强,这导致银行澳元存款水平随之大幅提升。不过与此同时,境内外币贷款的主要币种仍是美元,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近期银行外币存贷业务的货币错配状况。这时候掉期交易又可以发挥作用了,银行往往会通过银行间市场执行即期卖出澳元买入美元(匹配美元贷款)、对应澳元平均存款期限去买回澳元卖出美元(匹配收回美元贷款及澳元存款到期)。
当然,从国家战略层面讲,货币互换退去了更多的交易属性,而增加了几分政治经济的色彩。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12月迄今我国已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阿根廷等国家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协议互换规模总计达到6500亿元人民币。显然在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本位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