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型银行无法在零售外汇中取胜?
2014-01-24 09:27:13 来源: 作者:
巴克莱银行(Barclays)旗下Barclays Margin FX的退出是一连串大型银行止步零售外汇业务的最新佐证,告别零售外汇行业的其他知名银行还有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等。
随着全球零售外汇市场的发展和趋于成熟,2013年中旬,零售外汇交易量达到空前高位。许多行业观察者预测,在零售外汇方面,领先的“传统”金融机构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理由非常简单,虽然大型金融机构既不是早期采纳者也不是创新者,但一旦这个行业变得更加成熟,并展示出持续的盈利能力,那么大机构们就会快速地乘虚而入,要么购买,要么建立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然而,这一场景不但没有出现,而且结果恰恰相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许多知名银行踮着脚趾在这个行业走了走,往往又很快选择撤退。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巴克莱银行。该行目前已经关闭了通往零售外汇行业的大门——Barclays Margin FX。
其实,在零售外汇方面,巴克莱银行的表现尚可,但它还是步了德意志银行的后尘。德意志银行于2011年关闭了多少有些成功(至少一段时间)的德银外汇(dbFX),几乎不暇思索地将德银外汇资产卖给了嘉盛集团(Gain Capital)。此外,高盛集团原本是英国LMAX的主要赞助人。就在作出这个投资决定不到两年时间之后,高盛集团就于2012年初退出LMAX,将手中持有的12.5%的LMAX股份抛售给合作伙伴Betfair,并且因此损失了一大笔钱。不过,高盛集团目前仍是英国零售点差交易公司CMC Markets的股东。
那么,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看起来好像零售外汇行业并不是为大型、保守、行动缓慢的金融巨头建立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冒险的企业家们创建起来的。这通常是大型银行不太重视的一项技能。伴随着积极的营销,以及巨资的员工激励(投行以外的员工),外汇行业逐渐繁荣起来。说到这里,激励员工也不是金融机构的长处。在进入新业务方面,大型银行的最大优势是资金雄厚。可是,在零售外汇行业,雄厚的资金不一定是必须的,虽然近期对外汇经纪商的资金本要求有所提高,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更加严格和成本更高的规定。
现在,依然在零售外汇行业奋战的唯一一家大型银行就是花旗银行(Citi)。该行旗下的CitiFXPro仍在开展零售外汇业务。不过,它也是更加偏向高净值零售以及小型机构市场。
本文标签:
零售外汇